
郭元益糕餅博物館
郭元益的糕餅新潮多元,理念卻始終如一。
發跡於1867年士林舊街土壟間,以一根扁擔傳承老手藝,歷經時光流轉世代變遷,如今郭元益已成為傳統與創新兼具的企業品牌。但無論舊去新來,郭元益誠實做餅的理念不移,發揚餅食文化的心願不變。
為了感念土地與大眾給予的關懷及愛護,郭元益於2001年成立郭元益糕餅博物館,提供禮俗教學、餅食體驗等活動。此外,更在2004設立財團法人台北市郭元益教育基金會,將愛心再度歸還給社會。

稻舍
大稻埕的時光紀錄在紅磚裡,稻舍的故事則在清香甜美的米粒中結穗。
起因於想要了解老家過往歷史的好奇心,曾於舊埕經營米行的第五代返家後開設了以米食為主題的餐館,選用帶有淡雅芋香的台農71號益全香米,搭配購自在地商家的新鮮食材,精心烹煮調味讓每位來訪的食客,除了一頓飽餐還勾起了那深藏於內心深處的懷念之情。
若是回憶能夠品嘗,在舌尖應是如此鮮香味美。

卓也小屋
循著蜿蜒的130縣道,來到霧茫茫的三義,似乎進入了時光隧道來到一處舊時村莊,有著茅草穀倉、大紅燈籠、竹林花叢及水塘鴨群,這裡是宛若早期台灣農家的卓也小屋。卓也小屋由卓銘榜與鄭美淑夫婦於92年開始創建,這裡除了有穀倉民宿、創意蔬食可享受外,還有承襲傳統工藝的藍染技藝可體驗。三義的氣候適合種植藍染植物,卓也藍染創辦人鄭美淑從大菁種植、種藍、採藍、打藍、建藍一直到藍染及染布作品一貫作業建置,讓卓也小屋加深無可取代的魅力,這些胼手胝足的歷程也詳實記錄在卓也小屋的藍染故事館中。
台灣味噌釀造文化館
味榮第三代許立昇為推廣台灣釀造文化精神,成立全國第一座味噌釀造文化館。其建築物採用綠建築概念建造,館內陳列百年古董級杉木桶、製麴木麴盒等,且介紹早期釀造食品源由、歷史與種類,有助於民眾認識味噌及多種釀造類食品,為民眾提供更安全、豐富、健康的廚房醬料選擇。

郭元益糕餅博物館
郭元益的糕餅新潮多元,理念卻始終如一。
發跡於1867年士林舊街土壟間,以一根扁擔傳承老手藝,歷經時光流轉世代變遷,如今郭元益已成為傳統與創新兼具的企業品牌。但無論舊去新來,郭元益誠實做餅的理念不移,發揚餅食文化的心願不變。
為了感念土地與大眾給予的關懷及愛護,郭元益於2001年成立郭元益糕餅博物館,提供禮俗教學、餅食體驗等活動。此外,更在2004設立財團法人台北市郭元益教育基金會,將愛心再度歸還給社會。

稻舍
大稻埕的時光紀錄在紅磚裡,稻舍的故事則在清香甜美的米粒中結穗。
起因於想要了解老家過往歷史的好奇心,曾於舊埕經營米行的第五代返家後開設了以米食為主題的餐館,選用帶有淡雅芋香的台農71號益全香米,搭配購自在地商家的新鮮食材,精心烹煮調味讓每位來訪的食客,除了一頓飽餐還勾起了那深藏於內心深處的懷念之情。
若是回憶能夠品嘗,在舌尖應是如此鮮香味美。

卓也小屋
循著蜿蜒的130縣道,來到霧茫茫的三義,似乎進入了時光隧道來到一處舊時村莊,有著茅草穀倉、大紅燈籠、竹林花叢及水塘鴨群,這裡是宛若早期台灣農家的卓也小屋。卓也小屋由卓銘榜與鄭美淑夫婦於92年開始創建,這裡除了有穀倉民宿、創意蔬食可享受外,還有承襲傳統工藝的藍染技藝可體驗。三義的氣候適合種植藍染植物,卓也藍染創辦人鄭美淑從大菁種植、種藍、採藍、打藍、建藍一直到藍染及染布作品一貫作業建置,讓卓也小屋加深無可取代的魅力,這些胼手胝足的歷程也詳實記錄在卓也小屋的藍染故事館中。
台灣味噌釀造文化館
味榮第三代許立昇為推廣台灣釀造文化精神,成立全國第一座味噌釀造文化館。其建築物採用綠建築概念建造,館內陳列百年古董級杉木桶、製麴木麴盒等,且介紹早期釀造食品源由、歷史與種類,有助於民眾認識味噌及多種釀造類食品,為民眾提供更安全、豐富、健康的廚房醬料選擇。
